要做出一件出色的皮革製品,應先瞭解皮革的特質,才能作出最好的成品。皮革本身之特性又與其取自之動物有莫大關連, 例如: 動物之品種、年齡、性別、飼養環境、體形、皮質、毛質、生長狀態、氣候、屠宰剝製之方式、保存方法、運輸條件等都影響生皮之品質,進而影響製成革。
依不同鞣製過程而產生的不同特性:生革:刮去殘存的軟組織,浸於石灰水中,然後撐開晾乾而成。比進一步鞣製的皮革硬且脆,主要用於不需彎曲的部件,例如鼓皮。
植物鞣革:使用含鞣酸的植物材料鞣製。質地柔軟,呈棕色。但隨時間會褪色;而且不耐水,水浸干後會縮水而且變得堅硬。
礬鞣革:使用明礬等鋁鹽,加以膠合劑和麵粉、蛋黃等蛋白質成分鞣製。質地不如植物鞣革柔軟,而且在水中會爛掉。
熟革:是在熱水或熱蠟等液體中處理使之堅硬的植物鞣革產品。傳統上用來做盔甲和書籍裝訂。
鉻鞣革:1858年發明,使用硫酸鉻等鉻鹽鞣製。比植物鞣革柔軟,褪色和縮水程度都小,並且便於染色。
腦鞣革:用乳化的脂肪(例如動物的腦組織)鞣製。非常柔軟,而且耐水。
鞣製之後的皮革可以通過上油來增加柔軟和耐水性。使用過程中定期上油(例如貂油)通過補充不斷損失的油性來達到保養皮革的目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