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位置:
首頁 > 皮件專業知識 > 皮革的特性

皮革的特性

林金旺實業有限公司 / 2010-06-29

皮革的特性

要做出一件出色的皮革製品,應先瞭解皮革的特質,才能作出最好的成品。皮革本身之特性又與其取自之動物有莫大關連, 例如: 動物之品種、年齡、性別、飼養環境、體形、皮質、毛質、生長狀態、氣候、屠宰剝製之方式、保存方法、運輸條件等都影響生皮之品質,進而影響製成革。

依不同鞣製過程而產生的不同特性:生革:刮去殘存的軟組織,浸於石灰水中,然後撐開晾乾而成。比進一步鞣製的皮革硬且脆,主要用於不需彎曲的部件,例如鼓皮。
植物鞣革:使用含鞣酸的植物材料鞣製。質地柔軟,呈棕色。但隨時間會褪色;而且不耐水,水浸干後會縮水而且變得堅硬。
礬鞣革:使用明礬等鋁鹽,加以膠合劑和麵粉、蛋黃等蛋白質成分鞣製。質地不如植物鞣革柔軟,而且在水中會爛掉。
熟革:是在熱水或熱蠟等液體中處理使之堅硬的植物鞣革產品。傳統上用來做盔甲和書籍裝訂。
鉻鞣革:1858年發明,使用硫酸鉻等鉻鹽鞣製。比植物鞣革柔軟,褪色和縮水程度都小,並且便於染色。
腦鞣革:用乳化的脂肪(例如動物的腦組織)鞣製。非常柔軟,而且耐水。
鞣製之後的皮革可以通過上油來增加柔軟和耐水性。使用過程中定期上油(例如貂油)通過補充不斷損失的油性來達到保養皮革的目的。

 

依皮革的觸感特性:全粒面皮革:是指未經人工磨去暇疵的皮革。這類皮革的品質最好。未經損傷的天然皮紋導致其耐久性、透氣性最好。
修正粒面皮革:是表面的皮紋被磨光的皮革,比全粒面皮革的品質要差。一般表面塗漆、燙花來掩飾無皮紋的缺陷。
起毛皮革(suede),又稱翻毛皮革:是將皮革從中間剖開而造成毛絨表面。因為厚度只有修正粒面皮革的1/2以下,起毛皮革質地更不結實。有些時候廠家把起毛皮革表面上膠,壓出皮紋來模仿全粒面皮革的外觀。
漆皮革(patent leather): 表面有閃亮的光滑塗層,現在多為塑料塗層。

 

依動物皮革的天然特性:水牛皮的毛孔較粗且疏;黃牛皮則較水牛皮的毛孔細且濃密。
羊皮的毛孔則更細更密且有點斜度,主要有綿羊皮和山羊皮兩大類。
豬皮因長毛的規則是3~5根一小撮的分布,故極易區分,一般多用人工飼養的豬皮,在野豬皮面,有名的是南美野豬,這種野豬皮具有較明顯的豬皮毛孔及粒面特徵,由於其特殊的膠原纖維組織結構,可加工成非常柔軟的服裝革或手套革,價值很高。
另外,鴕鳥皮、鱷魚皮、短鼻鱷魚皮、蜥蜴皮、蛇皮、牛蛙皮、海水魚皮(有鯊魚皮、鱈魚皮、鮸魚皮、鰻魚皮、珍珠魚皮等)、淡水魚皮(有草魚、鯉魚皮等有鱗魚皮)、帶毛的狐狸皮(銀狐皮、藍狐皮等)、狼皮、狗皮、兔皮等容易辨認,但無法製成二層皮。

上一篇:皮革的來源     下一篇:如何分辨真皮與仿皮